形态描述
壳中小型,白色,壳质薄脆,两壳较侧扁,呈长圆形;两壳不等,右壳更大;壳顶位于后端约1/4处;壳的前部宽大,前背缘平,后部小,后背缘直,后端截形,微开口;壳表生长线较粗糙,并布有微小的粒状突起,一般不易观察到;壳皮薄,只有在边缘处较明显,呈褐色;自壳顶到后腹角有一放射肋。
壳内面白色,外套窦较深,但不能达到壳的中部,其下缘不同外套线愈合;前闭壳肌痕细长,后闭壳肌痕肾脏形;铰合部无齿,两壳各有一个等大的指向前腹缘的着带板;内韧带前有一新月形石灰质韧带片。
标本测量(mm) 壳长 壳高 壳宽
16.8 11.2 7.0
16.2 11.0 6.8
16.0 10.5 6.8
14.5 10.0 5.8
标本采集地香港以北近岸浅水区(图版2—3—8),共获得50个样品,280个个体。
生物学
本种为近岸浅水种,垂直分布5—33m,栖息于软泥底,分布区的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是3.85—25.07℃和23.82—31.33。在渤海湾的小型动物取样中,刚刚下沉营底栖生活的个体数量很大,多达70,000个/m☆2☆。本种是对虾类的优质铒料,有一定的经济价值。